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清代臺灣的移民開發與社會
Immigration,cultivation and Society in Qing Taiwan 
開課學期
112-2 
授課對象
學程  臺灣研究學程  
授課教師
李文良 
課號
Hist3092 
課程識別碼
103 51400 
班次
 
學分
2.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三3,4(10:20~12:10) 
上課地點
博雅202 
備註
兼「臺灣研究學分學程」藝術與人文領域。
總人數上限:10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將探討17至19世紀臺灣為清帝國統治時期的歷史,其主要議題將環繞在開發史、社會史以及邊疆與帝國等三個面向來展開。第一,「開發史」。所謂開發史是在談臺灣的地表環境,如何變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面貌之歷史過程,亦即如何由原本人文上是原住民、自然上是山林原野之環境,演變到今天到處是漢人、聚落、都市以及農田之景觀變化的過程,並藉此延伸以下三項課題:(1).人與地的相互作用;(2).族群關係與認同;(3).生產方式與租佃關係。
第二,「社會史」。事實上,前述三項延伸課題在歷史過程的交互作用便形成了「社會史」,亦即聚落發展、婚姻以及社會關係等等。換言之,唯有釐清上述三項課題,我們才有辦法來進一步談所謂的「清代臺灣社會史」,亦即「清代的」以及「臺灣的」之具時間與地域限定的形容詞之意義。
第三,「帝國與邊疆」(Empire and Frontier)。清代臺灣史不可忽略的一個課題是「帝國」。以1683年作為清代臺灣史的開端正是意味著在臺灣的上面開始有一個明確的帝國在統治經營,帝國的性格、政策在相當的程度上決定了臺灣的歷史發展。在清代臺灣史中特別關注帝國的存在,並不單純只是關注帝國支配臺灣的面向(統治政策與經營),還進一步包括如何從邊疆來觀察理解「帝國」的意義,這包括中華帝國的領土擴張以及內部構造。 

課程目標
清帝國統治臺灣的二百年期間,是臺灣的漢人移民、土地開發以及族群關係高度發展的一段時期。臺灣的地表面貌以及社會構造,大致上也是在清帝國統治的期間形成。本課程希望能藉由清代臺灣開發和歷史的講授,讓學生瞭解今日臺灣的地表面貌以及社會構造的歷史過程。 
課程要求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Emma Jinhua Ten(著),楊雅婷(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Johanna M. Meskill(著),王淑琤(譯)《霧峰宮保第:林文察家族拓荒史1729~1895》(臺北:蒼璧出版,2021)
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8)。
Paul D. Barclay(著),堯嘉寧(譯),《帝國棄民──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
Robert Eskildsen(著),林欣宜(譯),《日本與東亞的帝國轉型:臺灣出兵與日本帝國主義之萌芽》(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毛利敏彥,《臺灣出兵——大日本帝國開幕劇》(東京:中央公論社,1996)。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86)。
李文良,《契約與歷史:清代臺灣的墾荒與民番地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增訂版)。
卓意雯,《清代臺灣婦女的生活》(臺北:自立晚報)。
林玉茹,《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3)。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1987)。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1)。
施添福,《蘭陽平原的傳統聚落——理論架構與基本資料》(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7) 。
柯志明,《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張世賢,《晚清治臺政策(1874-1895)》(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出版社,1999)。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陳志豪,《清代北臺灣的移墾與「邊區」社會》(臺北:南天書局,2019)。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91)。
陳國棟,《記憶、海洋與尋常歷史》(新北:淡江大學出版社,2020)。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
戴炎輝,《清代臺灣的鄉治》(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 
參考書目
《孤拔元帥的小水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4)。
陶德(John Dodd),《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臺灣外記》(臺北:臺灣書房,2007年)。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
內•科邦(Rene Coppin),《北圻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1884-188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年)。
六十七,《使署閒情》(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22種)。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
王學新(譯),《風港營所雜記》(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
愛德華•豪士(Edward H. House),《征臺紀事:牡丹社事件始末》(臺北:臺灣書房,2008年)。
林維朝,〈勞生略歷〉,收入陳素雲(編)《林維朝詩文集》(臺北:國史館,2006)
林豪,《東瀛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8種)。
姚瑩,《東槎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
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
張嗣昌著,《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年)。
曹士桂撰,《宦海日記校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鄧傳安,《蠡測彙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臺灣文獻叢刊第9種。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臺灣文獻叢刊第308種)。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編譯),《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1年)。
李仙得(Charles W. LeGendre),《李仙得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年)。
必麒麟(W. A. Pickering),《歷險福爾摩沙:回憶在滿大人、海賊與「獵頭番」間的激盪歲月》(臺北:前衛出版社,2010年)。
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福爾摩莎及其住民》(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3年)。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平時成績 
20% 
 
2. 
演講心得 
20% 
就本學期蒞課之校外專家演講,擇一撰寫3000字的心得報告。 
3. 
閱讀報告 
20% 
就指定書目或參考書目,擇一撰寫3000字的閱讀報告。 
4. 
期末考試 
40%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以錄影輔助
作業繳交方式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無資料